常见问题
南宫NG28官网重识“通天下之州”
南宫NG28官网重识“通天下之州”斗转星移,一眼千年。“一枝塔影认通州”仍是人们挂在嘴边的名句,但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画卷徐展,千年古城日新月异。
“三大建筑”、绿心森林公园、运河商务区、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……一个个新地标登场,展现着通州“通天下之州”的风采。
从宏大处着眼,于细微处落笔。以城市副中心之名,崭新的通州向世人走来。“塔影”之外,通州亦有新“标识”。
“云光水色潞河秋,满径槐花感旧游。无恙蒲帆新雨后,一枝塔影认通州。”160多年前,清代诗人王维珍泛舟入京,感叹千年运河北首之胜景,写下《古塔凌云》以抒胸臆。
斗转星移,一眼千年。“一枝塔影认通州”仍是人们挂在嘴边的名句,但随着北京城市副中心画卷徐展,千年古城日新月异。“塔影”之外,通州亦有新“标识”。
北京市中心向东约30公里处,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北部,作为2016年“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”之一的路县故城考古遗址,如今形成一处博物馆。
馆内,有一口被考古人视为“时间胶囊”的古井。掉进井内的陶罐、木简牍等文物原封不动保存,留下大国文明演进的印记。
在城市副中心规划建设之初,考古踏勘工作悄然启动。数千名考古人共同揭开路县故城沉睡千年的面纱,将通州建城史至少提前到2200年前的西汉初期。
房舍、窑厂、水井、道路……汉代人生活工作场景逐一浮现,植物考古中发现的水稻,再次证实通州古时已经济繁盛、水网纵横。在千年古城上建好“千年之城”,新一代通州人担起历史重任。
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地标建筑,之于通州古城,就是燃灯塔。这座始建于北周的现存北京最高古塔,不仅是古来漕运客商识认京城的灯火地标,更是守望一方水土的精神寄托。
时至今日,王维珍笔下的塔影仍是夜幕通州最靓的风景。无论徜徉在运河两岸,抑或经行在车水马龙的穿城公路。古塔,始终是沉淀千年历史,见证通州继往开来的存在。
然而,当20多年前,小学教师张吉祯慕名寻访北大博雅塔的“原型”燃灯塔时,景象却大有不同。这里矮房密布,虽烟火气盛,但杂乱的环境与古塔文保身份很是不符。
留下城市文脉,就是留下文明发展的“根和魂”。经过5年努力,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群片区整体提升,文物古迹全面修缮,园林设计整体美化……燃灯塔之变,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着力塑造“京华风范、运河风韵、人文风采、时代风尚”的城市风貌的生动缩影。
数月前,张吉祯再次来访,发现“三庙一塔”主建筑群整体又有提升,古塔与楼宇交相辉映。目之所及,变化惊艳,老张感慨至深,专门拍下照片作为手机屏保。
如果说,燃灯塔是历史通州的文化标识,那么如今组团规划、即将开放的剧院、图书馆、博物馆“三大建筑”,不仅是城市副中心新的文化地标,更是北京全力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新的载体。
设计方案全部经过国际征集,建设标准国内领先,每处建筑由内而外浸润文化历史。俯瞰剧院“北京艺术中心”,建筑造型礼敬“漕运粮仓”。走近剧院,4314块三角形幕墙单元营造“大幕拉开”之感,作为国家大剧院“一院三址”中的一址,待全球艺术家云集之时,文化盛宴即将惠及四方。
身着国潮汉服马面裙,给游客讲述运河故事的“00后”讲解员张璇,自己就是文化街区里的靓丽风景;夜幕降临,运河畔“一桥皆一景”,运河上的游船师傅总爱开玩笑说,他的工作“是全通州最幸福的岗位”。
“建设人文城市,持续擦亮大运河这张‘金名片’。”通州区文化旅游局副局长盖畅说,通州正依托大运河文化带、北京环球主题公园及度假区、宋庄、台湖等特色区域南宫NG28官网,大力发展文化创意、主题旅游、原创艺术、演艺娱乐等,构建多元包容的大文化产业体系,打造首都新的文化高地。
在首都引森林入城,很多人认为不可思议。城市副中心核心区的“寸土寸金”地段,并未规划大型商业区或住宅,而是打造出面积约3.8个颐和园大小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。
2012年,在重工业退出首都的背景下,东方化工厂正式关停,更大的变化在这里发生。“千年之城”需要建设“生态枢纽”,这是拉开城市副中心建设框架时最先锚定的一件事。
“建设公园要先修复环境,我们采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的问题。”北投集团规划管理部主管宋春雨回忆,建设者通过引入适应性强的树种、灌木草种和慢生植物,打造出减少人为扰动、草长莺飞的“生态保育核”。开园第一年,约50种野生鸟兽回归……
在此之外,通过大尺度增绿,创新工业遗存改造,城市绿心公园逐步成为有趣、有活力的城市空间。开园以来,累计接待游客超过868万人次……
登上城市绿心公园“叠翠轩”,森林郁郁葱葱、小径鸟语花香、景观层次分明。视野所及,草木葱茏,呼吸之间,神清气爽。
极目远眺,北京市级行政办公中心、运河商务区、住宅、码头、文化场馆、小镇组团,层次错落。生长中的城市天际线、轮廓线,疏密有致,舒缓有序。
兼具现代城市的便利通达和生态田园的乡间野趣,这是通州之于北京的独有魅力。“我们一棵树一棵树地‘种’出了北京平原地区首个国家森林城市,让老百姓推窗见绿、起步闻香。”通州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徐晓云说。截至今年7月,通州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3.78%,建成万亩以上森林组团8处、千亩以上森林组团32处。
“绿色是城市副中心最鲜明的底色,更是副中心生机勃发的最好标志。”北京城市副中心党工委常务、管委会常务副主任、通州区委孟景伟说,我们围绕绿色建筑、绿色交通、绿色产业、绿色能源、绿色生态、绿色文化六个方面,狠抓重点领域减污降碳,一幅生机勃勃、蓝绿交织、水城共融的美丽画卷正在大运河畔徐徐展开。
企业总部鳞次栉比,白领手持咖啡步履匆匆……这一幕不是北京金融街、国贸CBD特有的风景,也是通州运河商务区的日常。
半天下之财赋,悉经此路而进。五河交汇处,近200米高的新光大中心大厦格外引人注目。“中国邮储银行北京分行已整栋购买,正在装修收尾,即将入驻。”新光大中心项目相关负责人崔迪说。
行迹运河商务区,除了邮储银行,工商银行、农业银行、中国银行、建设银行等均在此入驻。农银金科、工银科技等金融科技公司,普华永道等知名外企也在这里“安家”。
在运河商务区落户的上田八木货币经纪(中国)有限公司,是我国首家外资独资货币经纪公司。“我们选择这里,看中的是未来。”上田八木货币经纪(中国)有限公司总裁黄洪说,通州着力建设全球财富管理中心、金融科技创新中心等,这和公司未来发展方向高度契合。
栽下梧桐树,引得凤凰来。这是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“牛鼻子”,高标准建设城市副中心的成果,也是通州“壮士断腕”转换发展模式,坚持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。
除了上田八木,多个“首家”加速落地大运河畔:北京市首家市属银行理财子公司华夏理财、国内最大城商行理财子公司北银理财、首家中外合资资管公司招商信诺资管……
通州区运河商务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,随着一批高端优质企业的落地,通州区税源结构出现明显变化,现代金融业成为支柱产业之一。
“目前,全区已注册430余家金融及关联机构,超七成为区域总部或法人机构,各类金融资产交易、管理规模已超20万亿元。”通州区金融办主任李俊霞表示,通州金融业发展实现“质”“量”双升,金融支柱产业地位愈加巩固。
“十年前,通州还是北京郊区,只有几家规模大的商场,卖的都是传统百货,晚上很早就歇业了。”32岁的曹靖华说,可随着城市副中心在通州启动规划建设,“现在,西单、王府井有的,咱大通州也有。城里没有的,我们也要有了。”曹靖华言语中透露着自豪,现在的北京,大家正“向东看”。
这几年,除环球城市大道外,万达广场、北投爱琴海购物公园、新光大融城、远洋乐堤港等消费新地标在通州陆续投入运营。
“首店经济”是消费市场活跃的力证。数据显示,仅近两年来就有3家亚洲首店、6家中国(内地)首店、50家北京首店(旗舰店)落地通州,远超此前十年总和。
“目前,通州富力广场、华润万象汇等商业综合体正加快建设,‘湾里’商业娱乐综合体的奥莱MALL启动全面招商,宋庄小堡印象街已实现开工,山姆会员店已签约落户通州宋庄镇。”通州区商务局副局长祁航说。
记者采访时,北京气温骤降,但通州“烟火气”热度不减。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最大的艺术市集中国宋庄艺术市集的音乐广场上,大运河音乐节燃情开唱;在美食夜市,人们谈笑风生,推杯换盏;在艺术集市,人们逛集市、购买艺术品,与艺术家交流探讨;在星空露营地,人们在花海边围炉煮茶、仰望璀璨星空,畅谈未来……
“驴友”李南波来京旅游时,专程来通州看看“城市副中心建得怎么样”。让他感慨的是,“千年之城”动静相宜,望得见绿树,摸得到活力、听得到歌声,品得到美食,闻得到书香。
大运河畔的城市副中心核心区,冬日里仍一派火热建设景象。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塔吊林立,这里平均每天有七千多人进场,高峰时有上万人。
站在枢纽展厅三楼眺望,向南是运河商务区,向东是北京市级行政办公区。建成后,通过轨道交通可15分钟直达北京主城区和北京首都国际机场、35分钟可达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河北唐山市,1小时直达雄安新区、津滨开发区。
“未来,这里不只是城市副中心的中转站、还是北京服务全国的十大客运枢纽之一。高效辐射京津冀,快速衔接中心城,便捷服务副中心,这座亚洲最大的地下综合交通枢纽,呈现‘地下枢纽地上城’建设模式,将成为国际一流的城市综合体。”枢纽公司综合办公室主任李红勋一番话点出了这一重大工程“重”在何处、“大”在哪里。
交通地标是城市发展格局的映射。历史上,通州因大运河而兴,商贾行旅,水陆进京必经此地,也被称为“通天下之州”。
从河北通县,到北京通州,再到北京城市副中心,进入新时代,通州发展基因再次被激活。仅综合交通枢纽,这里就汇聚了5条轨道交通、2条城际铁路,同时包含15条公交接驳线路,并预留城市航站楼功能。
有感于通州交通区位之变,一位出租车司机说:“过去我们说到市区是‘去市里’,言下之意,通州曾是农村、是郊区,但现在老百姓都把副中心挂在嘴边。”
每年保持千亿元投资规模,城市副中心建设框架迅速拉开。随着人流、资金流、产业流涌入,体制机制创新持续为发展赋能。
现场的智能化程度让记者颇为震撼:市民5分钟内可以在自助机上更换驾照;10分钟内通过视频会审完成道路运输从业资格有效期届满换证业务;企业可以通过线上会议召集多个委办部门进行联合会审、在线审批……
极致的智能化体验背后,是智慧技术的加持。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,这里以“智能终端自助办理”服务模式为主,结合5G、区块链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创新。得益于“跨省通办”机制,这里可以实现北京市和通州区36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、262项便民服务事项,以及河北555项、天津501项政务服务事项的异地跨区域办理。
线上“极智”,线年,北京城市副中心承接第三批次市级赋权184项,累计承接市级赋权达到308项。“副中心的事副中心办”,为城市各方面发展建设进一步提速。
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城市副中心,使区域经济更加均衡发展。建设通州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过程中,城市副中心建设成果持续辐射覆盖周边地区。
如今,京唐城际铁路已实现通车运营,北京首条跨省市地铁平谷线已开工建设;区域内已建成跨界道路10条、跨潮白河桥梁5座,开通跨界公交、通勤定制快巴等20余条……
与北三县协同联动、一体发展,探索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新路径,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出示范,成为通州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南宫NG28官网。跳出小我,追求大我,这是通州大格局、大追求的所在。
走进通州区玉桥街道玉桥东里社区,踏入楼门,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大合照,照片上的居民笑容灿烂。楼梯左边墙上,挂着“楼门公约”。
往里走,楼道里还挂有不少字画。早年间,玉桥东里社区可不是这样。楼道堆的都是垃圾、杂物,产权也复杂,管理难度大。
70多岁的毛绍业是玉桥东里社区“温暖楼门、和谐邻里”楼门文化建设的见证者。“原来我们基本上是一个楼门一个楼门单独作战,现在各个楼门联合行动,一起把自己的楼前、楼区、小区共同治理好。”毛绍业说。
楼门作为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,对于改善社区人际关系、动员社区居民参与基层治理具有重要意义。在通州,社会治理之和谐,不单表现在建章立制的软硬规制中,其民生获得感,更散落在小微场景处。
刚退休的孙满成是云景里小区“墨缘阁”工作室的“主持人”。100多平米的房间,摆满了文房四宝、诗画、文物,文气十足。
“以前住在十几层的高楼里,很繁华,但也非常拥挤。对老年人来讲,活动空间还是不足。”基于这一朴素想法,67岁的国企退休职工张煜决定把西城区的房子出租,搬回通州的云景里小区。
作为老旧小区,云景里小区居住着630户居民,中建二局团队介入改造以来,楼里推进上下水改造,变井水为市政水;拆除防护栏,加装外墙保温层;推进小区线缆入地,美化小区公共空间……老百姓享受到城市副中心实打实的建设红利。
城市副中心建设不是简单地造一个新城,而是要打造一个不一样的和谐宜居之城。推进老城区城市修补、生态修复;构建舒适便捷的小街区、密路网的道路体系,营造绿色交通环境;推进教育、文化、体育、医疗、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……
北京友谊医院(通州院区)是一家落户通州的三甲医院,日均门诊量4000人左右。规划建设之初,这里充分考虑到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能力。
在这里,医院宽敞明亮,排队的窗口处还细心地准备了座位,外部环境同样干净整洁像小公园,就医秩序井然。记者在医院急诊室碰到了正在排队就诊的通州居民沈韩洋,在友谊医院(通州院区)建成之前,她生病总是去潞河医院,或者城市核心区的北京医院,路程动辄要半个小时以上,现在到这里只需要5到10分钟。
透过一个个民生地标,在通州可以看到,城市副中心建设不仅为一个城市的发展打开了空间,也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打开了空间。
靳羽含是通州一位小学科学老师,平时喜好观鸟。她介绍说,过去住东城区,一个月才能参加一次观鸟活动。今年和丈夫王昊宸住回通州的新小区后,不仅周末有很多选择,而且每天上下班都可以在路上观察自然南宫NG28官网,小区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空间。
“每天从家出发,晚上回到家,与自然亲近,舒适从容,不慌不忙。”在王昊宸看来,这是理想的生活状态,现在的家就是他们心目中的新地标。
城市骨架迅速拉开,为市民提供了更开阔的生活空间,享受“慢生活”的节奏。家门口的公园里,自娱自乐的表演引得围观市民连连叫好;千荷泻露桥上,爱好音乐的市民自信坦然地唱歌、演奏;街边的路灯下,老年合唱团正拿着曲谱,认真地唱着《一首醉人的歌》……
人以城为家,城以人为本。快节奏与慢生活,映射出通州发展的两面。民生舒缓的乐章中,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贯彻。
“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,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,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历史性工程。必须一件一件事去做,一茬接一茬地干……”